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镇)申报材料

某县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镇)申报材料

时间:2022-05-29 11:49:01 浏览次数:

**县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镇)申报材料  

目      录  

   

第一章  **镇区域概况……………………………………2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4  

2.1 政策和法规依据…………………………………………4  

2.2 **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意见………………………6  

2.3 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必要性…………………………7  

第三章  **镇社会经济发展现状…………………………8  

3.1 经济发展水平……………………………………………8  

3.2 基础设施水平……………………………………………10  

3.3 社会公共服务水平……………………………………11  

3.4 社会保障水平…………………………………………12  

第四章  试点的有利条件分析……………………………12  

4.1 区位优势………………………………………………13  

4.2 资源优势………………………………………………13  

4.3 政策优势………………………………………………14  

4.4新农村建设基础良好……………………………………15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思路…………………………………16  

5.1 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16  

5.2 主要目标………………………………………………17  

5.3 主要建设内容…………………………………………19  

第六章  开展试点的保障措施……………………………24  

6.1 组织保障措施…………………………………………24  

6.2 制度保障措施…………………………………………24  

6.3 资金筹集措施…………………………………………25  

6.4 前期工作计划…………………………………………26  

   

第一章  **镇区域概况  
**镇地处怀化市 **县东半部的沅江两岸,是**县东部的经济文化中心,西与新建、相接,南与**为界,北和**、**毗邻。全镇总面积71.9平方公里,辖15个村2个居委会,122个村民小组,5850户,总人口21752人,种养大户81户,耕地158183亩,林地808000亩。水陆交通便利,商贸繁荣,经济较发达,社会安定。
  **镇在新农村建设中以**电站建设为契机,城镇化建设突飞猛进。过去的五年,建成了**信用社大楼、**市场、**粮站商住楼、**县第二幼儿园、天使大厦、怀蓉宾馆、**车站站务楼商住楼、邮政大楼、医院门诊大楼和住院大楼、老政府综合商住楼、新政府办公楼和住宿楼、新区商住楼(20栋)等,新增建筑面积4万多平方米,城镇人口达到6000余人,建成区面积达到1.2平方公里。并完善了城镇水、电、路和环卫、绿化等配套设施。投资100万元完成了城镇主次干道硬化,投资50万元完成了城镇绿化,投资62万元完成了城镇108盏路灯亮化工程,投资230万元完成了城镇自来水改造工程,投资680万元完成了城镇防洪堤建设。城镇范围内共有大型百货超市4家;大型服装超市3家,小型服装店10余家;大型综合性家电超市1家,小型家电商店5家;大型网吧3家,大型酒店4家,小型饭店10余家,各类饮食店20余家。  

全镇共有山塘、水库193座,总库容491万立方米,分**、**、**三个灌区。全镇主干渠道52公里,现已三面防渗硬化36公里,可灌溉农田615公顷,基本能旱涝保收。全镇有自来水供水公司1个,受益范围4个村(居)委会921户2730余人。该镇境内有35千伏变电站1座,是**镇等6乡镇的电力枢纽中心,附近乡村用电均由这里供给,能充分保证中小型工厂用电量。境内还有小型发电站1座,装机容量250千瓦时,年发电量80万千瓦/时。总投资16.8亿元的**水电站已于2008年建成。全镇15个村2个居委会均进行农村电网改造,参改户数达4326户,全部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15个村2个居委会公路均已到村到组。全镇已全部实现电视、电话村村通,共装载电话645部,境内有信号接转塔2座,通信方便快捷。全镇有线电视用户1600余户。  

**镇有万册图书馆1座,已通过省级达标验收。农民业余文化相当丰富,境内有业余“霸王鞭”队伍12支,有舞狮队2支,有民间剧团1个,曾被评为 “湖南省霸王鞭艺术之乡”,2000年被国家体育总局、中国农民体育协会、国家农业部评为“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乡镇”。全镇有中学1座,分南校、北校,全校有教师114人,学生1700余人,占地面积54亩。有中心小学1所,村小8所,共有教师120余人,学生1400余人,占地面积61亩。学校教育条件良好,目前,小学已普及电脑、 英语教育,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好。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座,占地7400平方米,有医生与护士75人,床位40个,村级卫生所13所,医生13人。设备较先进,医疗卫生条件较好。全镇有敬老院1所。
    **镇名胜古迹较多,旅游资源较为丰富。全镇有古遗址1处(诸葛城古战场遗址),古建筑2处(周氏宗祠、黄溪明清古建筑群),古墓葬1处(新屋战国墓群),革命文物1处(**事变烈士纪念塔),山水景观7处。**旅游风景区于2004年“五一”节正式对外开放,年接待游客5万人次以上,目前已成为周边地区的旅游热点。全镇还有参天古树500余颗,古道观、 古寺5处,均极具游览价值。  

第二章  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政策和法规依据  
进入21世纪以来,历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是以“三农”建设为主题,党和国家对“三农”建设的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国总体上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新阶段、以人为本与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深入人心的新形势下,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是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方针的具体化。胡锦涛主席强调:要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出发,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增强做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各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积极、全面、扎实地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到实处,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温家宝总理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光荣而艰巨,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城乡统筹的思路,把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过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使农村面貌有一个大的变化。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快科技教育发展;深化体制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和农村增加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搞好乡村建设规划,节约和集约使用土地。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通过农民辛勤劳动和国家政策扶持,明显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面貌。”《建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重点抓的工作是:①推进现代农业建设。②全面深化农村改革。③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④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承续“十一五”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决策,明确提出:按照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要求,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加快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湖南省委、省政府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方针政策及工作部署,也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法规。2011年初,湖南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书记周强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城乡对接的基础设施体系,加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建宜居城镇和宜居村庄。会议指出:2011年在全省启动实施“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  

2.2 **县人民政府及职能部门意见  
根据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怀化市委农村工作部《关于申报全省“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的通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及时交由有关职能部门调研论证,通过科学比较和筛选,同意将具有比较优势条件的**镇定为**县全省“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  

2.3 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必要性  
 2.3.1  是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针政策的需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奋斗目标和主攻方向。多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制订实施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农业和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基础不断完善,农村社会体制日益健全,对全县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但同时应该看到,目前**县农业基础还比较脆弱,农村经济结构的层次还比较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农村党员队伍老化现象比较普遍,宗族、宗派问题比较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把新农村建设放在重要位置,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才能不断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  

 2.3.2  是以点带面、以镇带县,通过示范带动作用整体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全县人口的80%,农业产值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接近30%,全县贫困人口比重居高不下,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社会保障水平等民生事业发展十分脆弱。同时,**县财政基础薄弱,本级财政投入十分有限。因此,**县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基于以上限制条件,**县要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只有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按照由村到镇再到全县的路子推进整县新农村建设。**镇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符合条件优势区域优先发展的客观规律,将率先在全县建成新农村示范镇,进而通过示范效应带动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第三章  **镇发展现状  
3.1 经济发展水平  
 3.1.1  主要经济指标  
2010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3.956亿元,其中农业产值0.896亿元,工业产值2.36亿元,三产业产值0.7                                                                                                                                            亿元。2010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71亿元,比上年增长34.4%。2010年农民年人平纯收入5061元,比上年增长13.7%。  

 3.1.2  工业经济  
**镇水能资源及钨、陶泥、黄金、锰等资源较丰富,同时盛产建筑用优质河沙、卵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是怀化市城区建筑用沙主供地。立足资源优势,**工业企业逐年发展壮大,现共有**水电站、小型水电站、湘渔公司等大小工业企业10多家,年产值2.36亿元,初步形成了水电、建材和农产品加工为主的镇域支柱工业。  

 3.1.3 农业经济  
**镇以库区渔业、生猪、乌骨鸡、蔬菜、油茶、中药材等种、养殖业为主的传统产业技术含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建成了桐木坳高标准的生猪养殖小区,年出栏达2万头,各村养猪大户50余户,年出栏生猪达1万余头,各村乌骨鸡养殖大户20余户,年出栏达5万羽。已完成“**河鱼”商标注册工作,充分利用**电站水库资源,大力发展库区渔业,已发展网箱养鱼400口,围栏养鱼2000亩,完成了**库区养鱼合作社省级示范合作社创建工作,为**河鱼品牌向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根据怀化市、**县“菜篮子”工程建设规划,大力实施“菜篮子”富民工程,依托金珠米业的方圆农民专业合作社,完成了黄溪生态蔬菜种植基地200亩和思坪生态蔬菜种植基地300亩,正在落实和村500亩生态蔬菜基地建设。完成优质油茶新造300余亩,传统油茶低改1000余亩。全镇生态环境保护较好,森林覆盖率65%,完成退耕还林5000多亩。  

 3.1.4 第三产业  
**镇为沅江沿岸重镇,历来商贾云集、市场活跃。随着**电站的建设和黄溪旅游区的开发,社会经济事业迅速发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逐渐扩展,目前服务业以旅游休闲、商贸服务为主,2010年全镇实现服务业生产总值0.7亿元,比上年度增长18%。全镇服务业单位实体有80多家,从业人数1000余人。其中批发零售业25个,商贸市场2个,运输物流公司1家,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2亿元。  

**镇人民政府充分利用**电站、黄溪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及沅江水产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景区旅游和休闲旅游,黄溪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周边建立了多处较有规模的休闲农业庄园,将传统农业与休闲旅游有机结合。2010年入境旅游达到5万余人次,比上年增长13%,实现旅游直接收入1000万元,比上年度增长21%。同时旅游休闲带动了当地旅馆餐饮、居民服务业的迅速发展。  

3.2 基础设施水平  
**镇“十一五”期间,交通、水利、电力、能源、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发展。全镇共实施通畅工程25公里,村级公路通畅率已达100%,同时,除了正准备施工的水落岸村之外,所有行政村都实现了道路硬化;几年来**镇始终把加快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累计投入农田水利建设资金达2800万元,建成农业灌溉渠道30多公里,同时,还拥有火家溪、桃子坪,双溪口、半坡田等多座上型水库,拥有**、清水塘两个大型电站水库,使**镇的水利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完成了15个村农网改造,农村供电条件大为改善;通讯事业实现了村村通电话、村村通有线电视,80%的农民看上了有线电视,实现了城镇电视数字化。  

3.3 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21世纪以来,**镇各项社会事业明显发展。全镇有完全中学1所(县第二中学,分南校、北校),中心小学1所,村小8所, 占地面积共115亩,在职教师234人,在校学生3100余人,目前,小学已普及电脑、 英语教育,中学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好,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达99%以上。全镇有中心卫生院1座,占地7400平方米,投资300万元新建了门诊大楼、住院大楼,医疗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有医生与护士75人,床位40个;全镇拥有村级卫生室13个,医生13人,镇级诊所4家,医疗器械经营使用单位3家,全镇整体医疗卫生条件较好。文化建设欣欣向荣,群众性文化活动日益活跃,全镇有文化站1个,有线电视台1座, 村级标准篮球场5个,农家书屋8个。全镇民间文化艺术氛围十分浓厚,拥有沅江剧团,百花文艺剧团等多个民间艺术团体,2008年曾被国家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城镇区建有垃圾填埋场和垃圾集中回收站各1个,10个村完成了配套“三改”。 在公共防疫工作上,一般防疫覆盖率达100%,脑膜炎、乙肝等特种防疫率达到90%以上。  

3.4 社会保障水平  
“十一五”期间,**镇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2010年末全镇新农合参保人数16333人,城镇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405人;30%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 1329人,享受城镇最低生活保障 97人,享受五保45人;培训农村就业人口1620人次,城镇就业人口400人次;新建农村安居房28栋,改造农村危房6栋;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608人,完成城镇新增就业人口60人;兴建敬老院1所,收养人数32人。为了便于对老年人以及留守儿童的管理,特别建立了老年人与留守儿童档案。  
第四章  试点的有利条件分析  
**镇具备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产业优势及良好的新农村建设基础将构成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的有利条件和发展基础。经过多年发展,**镇形成了在**县能发挥一定影响的资源优势产业,包括以黄溪旅游为主的服务业、沅江沙石资源开采业、库区渔业为代表的种养产业。随着公路网的建成、209国道改造完成和**水电站、清水塘水电站的建成,**镇将确立起在**、辰溪、洪江、溆浦四县市周边乡镇最优越的交通区位优势。**镇具有较强的人口集聚力,比较**其他乡镇更具备发展潜力,更具辐射带动功能。  

4.1 区位优势  
**镇是**县东半部最大的建制镇,作为沅江沿岸重镇,历来就是**、辰溪、溆浦、洪江“三县一市”周边近20个乡镇工农产品、物资的集散中心。**镇与东半县各乡镇的通乡公路均已硬化,路网完善,加之**电站、清水塘电站的建成,不仅水陆交通更方便,而且在境内形成了两个水域广大的库区,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4.2 资源优势  
一是水力资源优势明显。沅水河年平均流量达398.2亿立方米,从**穿镇而过,过境长达7公里**电站坝轴线长约460m,最大坝高55m,正常蓄水位154m, 清水塘电站水库正常蓄水位139m,电站装机容量128MW。大坝为河床溢流坝,坝顶高程154.5m,最大坝高37.50m。库区水域宽阔。同时,在黄溪村、和村村等地拥有多条流量大小不等的溪流,依托大溪流建有山塘、水库193座,其中小I型水库3座,小II型水库4座,山塘186口,总库容491万立方米,小型发电站1座,装机容量250千瓦时,年发电量80万千瓦/时。  

二是矿产资源、土地资源优势明显。**镇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钨、金、银、铜、铁、锡等多种金属矿种,并盛产河沙、卵石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其储量居全县各镇之首,是怀化市城区建筑沙石主供地。**镇土地总面积达70余平方公里,其中水田11685.9亩,旱地面积7000余亩,有充足的土地资源。耕地相对集中,水田所在地地势相对平坦,便于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三是森林资源优势明显。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主要以木材林、工业原料林、油茶林等经济林木为主。  

四是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拥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溪古民居群”,以及湖南唯一一处“诸葛古战场遗址”, 各种自然人文景观达20余处。黄溪景区更是誉冠**,享誉湘西。近些年来,在**县人民政府的大力投入下,景区基建设施大有改观,接待游客能力大幅提升。黄溪景区近城优势明显,是市民短线旅游的首选地。同时,**镇山水环境资源保护良好,境内山清水秀,为沅江沿线风光和境内各种休闲生态庄园建设提供了环境保障基础。  

4.3 政策优势  
**镇拟确定为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除具有国家赋予的政策优势外,**县人民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也赋予了**镇发展的有利契机,优质水产养殖基地、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畜禽果蔬基地、油茶产业基地、中药材基地等多个规划项目都将落户**。《**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空间布局确定,将**镇、**镇、泸阳镇纳入县域核心经济区,最大程度利用其辐射功能,带动县域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将**镇作为沿209 国道经济带龙头和东半县经济文化中心来打造,以**水电站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镇城镇化建设,城区人突破1万人。因此,“十二五”期间**镇的产业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将实现与县城**镇同步发展,这将促进**镇东半县经济文化中心地位的进一步提质升级,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  

同时,**县人民政府决定将**镇列为全省“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镇,充分考虑了**镇的发展潜力和有利条件,在实施中必将制定更多配套的优惠政策和可操作措施。  

4.4 新农村建设基础良好  
2007年,完成了**镇三岔村新农村建设村庄规划,2008年,完成了**镇新农村建制镇总体规划和建制镇控制性详细规划,2010年,完成了**镇思坪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的四大规划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村庄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镇在新农村试点建设中,注意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的主导作用,获得了当地群众的广泛支持,通过建设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农民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很高,因而**镇新农村建设进展顺利,无论是产业发展、村镇建设,还是民主管理、乡风文明建设,都走在**县前列,具备了良好的新农村建设群众基础、物质基础。  

第五章  新农村建设思路  
5.1 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5.1.1 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主义新农村为方向,以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改善民生为主题,突出优势产业培植、基础设施建设、集镇建设、村庄整治、农民致富、和谐社会建设等六大重点工程,努力实现“二年打基础,三年有突破,五年大变化”的目标,为建设富裕和谐的**镇打下坚实的基础。  

 5.1.2 基本原则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发展放在首位,加快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及优势资源加工业,发展新型现代农业和生态循环农业,加快培植农庄经济,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协调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2、坚持以“二十字”方针为目标。通过3-5年的努力,实现支柱产业特色鲜明、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镇容村貌大为改观、社会风气明显好转、基层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的目标。  

3、坚持政府为主导,群众为主体。充分发挥政府扶持的导向作用,引导社会资源集中投向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凝聚民心、汇集民智、发挥民力,充分调动农民群众“我建我村、我建我家”的积极性。  

4、坚持统筹协调为根本方法。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新农村建设投入机制,以规划为先导,以优势产业和重点项目为平台,整合各类项目资金,形成合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坚持以人民群众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最迫切、最期盼解决的突出问题,区分轻重缓急、突出建设重点,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引导群众提高素质、转变观念、走向富裕。  

5.2 主要目标  
按照“二年打基础,三年有成效,五年大变化”的目标,整合力量,高位推进,力争到2015年,全镇经济、社会呈现“五个明显变化”。  

1、镇域经济和农民生活水平呈现明显变化。到2015年,全镇生产总值达到4.7亿元,实现5年翻1倍,年均增长15.4%,高于全县平均水平3-4个百分点;2015年农业生产总值达到1.3亿元,年均增长9.5%,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870元,年均增长14.8%。  

2、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呈现明显变化。农村公路方面,实现等级公路村村通,水泥公路组组通,生产道路畅通率达到100%。农田水利方面,增强农业抗旱能力,全镇旱涝保收面积达到1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0%以上。农村安全饮水方面,实现集镇和80%的村1.6万人口集中供水,100%居民拥有清洁饮用水源。  

3、镇容村貌呈现明显变化。中心集镇稳步提升城镇化水平,按照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目标,进一步完成镇污水处理工程,在现有环卫管理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垃圾集中处理工程,延伸对背街小巷的环卫、路灯管理完成所有马路市场改造,全面实现美化、亮化,突出水乡山城特色。加大各村村庄“三改”建设力度,实施村庄清洁工程,农民住房面貌一新,村村建有垃圾处理设施。村庄和通村公路绿化率分别达到40%和100%。集镇、集市及1000人以上的中心村架设人行路灯。  

4、农村公共服务及社会保障水平呈现明显变化。学前三年儿童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分别达到95%和100%。形成以镇中心卫生院和15个村2个居委会的达标卫生室为主体的卫生服务网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城镇居民医保参保率达到100%。农村低收入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农村五保人口供养率达到100%。广播电视、宽带网络实现村村通。建成中心镇休闲广场和沿河风光带。村村建有活动室、农家书屋、体育活动设施。  

5、乡风文明与民主管理呈现明显变化。到2015年,三分之二以上的村级党组织达到“五好”标准。依法治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水平提高、群众满意,社会治安状况良好,村镇居民和谐相处。创建省级文明乡镇,创建1个省级文明村、3个市级文明村、8个县级文明村。  

5.3 主要建设内容  
三年内,围绕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实施以下“六大工程”。  

 5.3.1 优势产业建设  
1、种植业。充分利用**镇水土资源、特色农业作物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水田优质稻、山岗林果茶、近城种蔬菜”的农业发展模式,推广良种良法,实现优质稻种植2万亩,良种普及率100%。①结合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项目的实施,在丘陵、岗地、荒山区域大力发展油茶、速生林、精品水果等林果种植,5年内发展油茶、速生林、果林、金银花等15000亩。②扩大辣椒、生姜、百合、甜玉米等传统优势作物种植规模,种植总面积达到5000亩。③巩固和发展黄溪村、思坪村无公害蔬菜基地,大棚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000亩。  

2、养殖业。①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大力发展以乌骨鸡、麻鸭、生猪、肉牛、山羊为主的畜禽养殖,以桐木坳高标准生猪养殖小区为基础,推广示范养殖小区,建设畜牧大镇。每年新增养殖大户20户,规模养殖大户达150户,年出栏牲猪10万头,出笼家禽300万只。②充分利用**水电站、清水塘水电站库区优势和黄溪水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网箱养殖和特种水产养殖,依托湘渔公司平台,着力扶持本镇生态农业公司发展特种养殖基地,并向全镇示范推广。  

3、加工业。①以辣椒、生姜、优质稻、速生林、金银花、中药材等为原料,大力招商引资,致力于发展食品、粮油、板材、药材等农产品加工产业。②充分利用河沙、卵石和金属矿产资源优势,整合现有中小企业,打造产业集团,致力于发展壮大建材产业,提高金属矿产品附加值和延伸产业链条。  

 5.3.2 基础设施建设  
1、农田水利。①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及渠系配套工程,整修扩建骨干灌溉堰塘50口,改造和新建河流提水泵站及渠系配套工程。②加快实施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③实施田、水、路、林、渠等综合整治,完成5000亩中低产田改造和土地整理,净增耕地面积1000亩。  

2、公路路网结构。①新建扩建通村通组水泥公路60公里,其中2011年10公里,2012年20公里,2013年30公里,连接村道、组道,实现组组通水泥路;②以集镇为中心,新建2处农村客运站场,新建村道招呼站10个;③县级公路二中路段改道1公里。  

3、安全饮水。①加强饮用水源建设,确保有居民的地方有清洁饮用水源。②新建扩建中心集镇和中心村集中供水工程,确保居民实现饮水安全。  

4、沪昆高铁。沪昆高铁横穿**镇10公里,占地800亩,是国家级重点工程,要切实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5、水电站后期工程。**电站建设作为省级项目目前虽已建成使用,但是其后期工程仍然没有完全结束,还有大量的土地复垦工作、河道河岸整治和移民后续工程建设要完成。  

6、其他建设。①完成小水电自供区农网改造;②完成有线电视和互联网村村通工程;③采用工程、生物、技术等措施,对地质灾害危险区进行环境保护建设;④完成沅江防洪堤建设。  

 5.3.3 集镇建设  
1、规划。对中心镇及各村庄建设进行新一轮规划修编,镇区建设规划区由建成区的1.2平方公里扩大到2.5平方公里,形成城镇功能分区明确的斩新格局,由现有的6000人突破10000人。  

2、建设。主要包括6个方面:①街道硬化、绿化、亮化;②给排水及管网配套;③垃圾集中处理;④农村客运站场;⑤中心镇休闲广场;⑥商贸市场。  

 5.3.4 村庄整治  
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编制工作。以集镇和中心村为中心,以点带面,整镇推进,围绕“五改四清四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清柴垛,建沼气池、建养殖示范基地、建现代文明家庭、建生态文明村),充分利用村庄整治补贴资金政策,整合各方资源,对通户道路、排水沟、垃圾清收、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文体活动场所等进行建设,实现村庄面貌明显改观。  

 5.3.5 农民致富工程  
1、发展现代农业。以黄溪景区、库区龙舟景区为核心,充分利用特色资源和区位优势,巩固发展**、**等生态休闲农业基地;鼓励、引导更多种养大户、农村能人及私营业主创办现代农庄,形成集生产、旅游、休闲、娱乐、观光、体验、特色饮食等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鼓励、引导种植大户和失地农户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2、组建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组建以特色经济林果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和特种农业生产形态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全镇50%以上的农户加入合作经营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产品市场化程度,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3、发展服务经济。大力开发建设中心集镇和中心村,积极引进客商投资商贸物流业、房地产业和旅游业,利用服务业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的特点,吸引更多农民进入中心镇发展,推进小城镇化进程。  

4、发展劳务经济。加强对中、青年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搭建劳务合作平台,开展劳务输出,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  

 5.3.6 和谐社会建设  
1、社会事业。完成事关民生、事关社会发展的8项工程。①村村活动室建设达标;②村村建设“农家书屋”;③村村建设文体活动场所;④加强教育“三改”建设;⑤加强以镇卫生院、计生服务站、村卫生室为重点的卫生和计划生育设施建设;⑥积极争取“万村千乡”工程项目,村村建设农村便民小超市;⑦扩建维修镇福利院;⑧建设包括司法所、林业站、畜牧站、国土所、农技站、劳动培训大楼等在内的镇行政服务中心。  

2、民主法治。积极实行村民自治,实现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不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进程。深入开展普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制水平。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  

3、精神文明。深入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开展政策、法律、科技、文化、卫生“五进村”活动,推进农村先进文化建设。广泛开展文明乡镇、文明村、文明农户等各类文明创建活动,扬正气、祛邪气,树正风、刹歪风,努力做到镇风文明、村风纯朴,不断提升文明乡镇形象。  

4、基层党组织。加强基层党的思想、组织和干部作风建设,重点解决部分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战斗力不强,部分农民党员宗旨观念淡薄、模范带头能力较差的问题,把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领导集体,打造一支素质高、作风硬、团结协作、雷厉风行的党员干部队伍,为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第六章  开展试点的工作措施  
6.1 组织保障措施  
**县人民政府组织牵头成立**镇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挂帅担任组长,**县农办主任和**镇党委书记、镇长任副组长,县农村工作办和**镇政府相关干部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农业综合开发、道路建设、集镇建设、村庄整治、社会发展等五个工作队。每个工作队都有1名党政领导带队负责驻村,实行责任包村到组。  

6.2 制度保障措施  
①创新资金投入机制。在重大项目的配套,农村自办工程的补助方面,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实行量化补助,充分调动农民建设自己家园的热情,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整合县一级农口资金,实行投入倾斜。同时,建立健全资金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资金使用安全。②实行县级领导挂点重点村制度,包抓重点村的县级领导在推进产业发展、筹措建设资金、身体力行办实事上发挥示范带头作用。③实行县级部门新农村建设挂点制度,各挂点部门及时到村到岗,从人力、财力、物力和技术等方面支持挂点村建设。④督查考核制度。制定**镇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和考核办法,明确各部门及挂点领导的工作任务,由县委县政府督查室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配合,对**镇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暗访和督促检查,推动工作的落实。  

6.3 资金筹集措施  
资金筹集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借助省委、省政府出台对试点乡镇的优惠政策筹措资金。②借助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以工代赈、路网补贴、危房改造、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安全饮水等国家给予中央专项补助的惠民项目筹措资金。③发动群众自筹和借助家乡在外成功人士捐款等筹措资金。④争取金融部门的信贷支持;⑤探索市场投入机制,按照“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推行业主制,用招商引进、回归创业等办法,吸纳社会资金。⑥积极实行项目资金捆绑,成立了项目资金协调领导小组,将农业、林业、扶贫等部门的项目捆绑实施,优先为重点村安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资金。⑦县财政预算资金。  

6.4 前期工作计划  
下一步的前期工作计划主要有三个方面:①成立领导机构。成立**县**镇新农村(试点镇)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相关组织实施制度和措施。②规划编制。科学编制**镇新农村建设工程试点总体规划;科学编制中心镇修编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及其他专项规划。③建项目库。根据国家投资方向、产业政策和实际需求,筛选策划一批重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民生与社会发展项目,编制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实施方案,以便及时申报。④预备资金。由县财政预备启动资金200万元,用作前期工作经费和项目启动预备金。

推荐访问:新农村 建设工程 试点 申报材料 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