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旅游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驻点调研报告

旅游局联村联户为民富民驻点调研报告

时间:2022-06-02 10:42:01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xx县关于在全县开展“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落实联村联户工作任务,达到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脱贫致富的目的。县旅游局、县妇联组织全体职工曾先后三次深入到蒲窝乡五星村,采取走访入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对本村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打算做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村“两委”班子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提供对策和建议。

一、基本情况

蒲窝乡五星村有14社547户1949人,总耕地4909亩(其中:塬地2786亩,山地2123亩),人均2.5亩。牛存栏836头、能繁母猪484头、羊224只。全村自来水入户395户,入户率72.2%,有电视的户数540户,入户率98.7%。有汽车5辆,农用车15辆,拖拉机7台,经济支撑主要以农作物种植、苹果栽植、劳务输出为主,其中2011年,全村种植小麦、玉米4652亩,栽植红富士苹果257亩。有劳力698人,劳务输出500人。

2011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不足2000元的贫困户72户,涉及人口203人,分别占全村总户数和总人口的13.2%和10.5%。贫困户中,因病因灾致贫的19户71人, 因残致贫的7户22人,缺劳力的18户30人,缺技术的28户80人.

总体来看,五星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种植业和外出务工收入,收入门路窄、来源单一、经济总量偏小,以果产业为主的特色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收入占总量比重小。

二、发展的问题和困难

五星村经济社会发展经过历届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全村群众坚持不懈地努力,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与周边地区、兄弟村社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归纳起来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薄弱,结构调整步伐缓慢,种植结构单一,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和生产技术仍较比较落后,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二是支柱产业起步较晚,规模小,效益很难在短期内凸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大。该村近年来基本上未享受到国家较大规模的项目扶持或倾斜,现在大多数农户居住分散,住房多数建于上世纪80年代,危房较为普遍。建设时期没有详细统一的村庄规划,致使现居民点比较散乱,道路不通、排水不畅的问题非常突出。社会保障总体水平与群众的期望值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四是农民主体地位发挥不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群众既是参与者,也是建设和受益的主体。受各方面因素制约和传统思想的影响,不少农民群众自给自足、小富即安和“等、靠、要”思想严重,依靠自身力量改造家园、改变生活质量的热情不够高,群众在参与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不够积极主动。目前,随着农民转移输出力度不断加大,大部分农村有文化、有技能的青壮年劳力都在外务工经商,留守人员多为老人或儿童,农村村民文化水平低,综合素质不高,新农村建设无论从人力、物力、智力上均处于劣势,也明显影响了新农村建设的开展。

三、建议与对策

面对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的大好形势和“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深入开展的良好机遇,五星村只有紧紧围绕县上确定的“三二一六”发展战略和“五化”要求,按照乡党委、政府的总体规划,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坚定信念,迎难而上,才能有效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一)以培育新型农民为重点,提高农民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促增收。按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总体要求,狠下功夫加强农民科技文化培训。通过广播电视村村通、党员远程教育设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媒体、紧紧抓住农闲时机在广大群众中大力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和科技知识,引导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弘扬正气。深入开展“和谐五星”创评活动,倡导文明新风, 构建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依靠广大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提高增加收入。一是要转变农民自然经济条件下的传统观念,树立市场经济的新观念。目前一般农户种植农产品满足自身需求的只占40%左右,而60%左右的农产品需销售。因此必须树立竞争观念、市场观念、价格观念,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种植农作物的品种。二是教育引导农民把传统的农作物种植技术与新的农业科技有机地结合起来。把学习和掌握新的农业科技变成农民的自身需求,与农民增收直接结合起来。根据五星村主导产业开发、二三产业发展等实际需要,大力加强对农业科技、致富信息、市场营销等操作性、实用性、适用性都很强的技能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的增收致富本领。三是提高对农产品供求信息的预测能力。农民自身由于受地域、自身条件的限制,对市场需求信息难以作出正确的预测,要教育引导群众利用媒体和通信工具捕捉市场信息。对市场需求什么,周期长短,价格高低及效益作出正确的判断,来决定自身的农产品种植行为。四要针对农村缺乏致富带头人的问题,大力开展农村致富“精英”教育培训。立足牛果主导产业开发和劳务经济、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培育和造就一批文化素质高、经济头脑活、政治素质好、致富本领强和能带领、愿带领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使之成为农民致富的带头人。

(二)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壮大主导产业促增收。坚持把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围绕牛、果两大主导产业,进一步做大基地、做强“龙头”,力求增加效益,促进增收。牛产业要以“平凉红牛”品牌为依托,狠抓畜种改良、规模经营、科学饲养、疫病防治等关键措施的落实,优化种群结构,扩大饲养总量,提高牛产业开发的质量和效益。果产业要以“平凉金果”品牌为依托,坚持扩总量、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思路,稳步扩大苹果园面积,实施品牌战略,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逐年扩大丰产园、优质园比重,增加效益。

(三)积极推进劳务输转,发展劳务经济促增收。劳务输出是调整农业结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提高农民收入的大项目、大战略。而且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机械化的普及,剩余劳动力人数持续增长,扩大劳务输出,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很大潜力。乡村两级要采取外出联系、委托招工、定向交流等方式,与发达地区省、市建立长期用工合同,积极开拓劳务市场,逐步稳固和扩大劳务输出基地。把分散自发的外出打工人员组织起来,一批一批成规模的输出,提高劳务输出的规模化、组织化、品牌化程度。

(四)加快发展二三产业,兴工活商促增收。农民增收的出路在于农业产业化,而农业产业化目前在农村受到诸多条件的限制。如农民自身难以寻找稳定的农产品销售市场,难以把握农产品的质量标准,难以自己建立加工农产品的龙头企业。这就需要乡村两级和农民的共同努力,创造条件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一要提升新农村建设内涵。把新农村建设同发展二三产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相结合,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商贸流通等非农产业转移。二要扶优扶强建“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扩建技改等方式,积极建办、改造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储藏、包装、运输和供销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综合效益。

(五)狠抓农业基本建设,改善基础条件促增收。五星村农业基本建设滞后、基础脆弱,农业生产始终面临抵御自然风险的能力差和耕作条件艰苦的困扰,这也是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重大现实问题。通过梯田建设、生态修复工程实施和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致富增收。

(六)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团结协作促增收。帮助农民真正把奉献精神强,科技素质高,市场经济意识强,能吃苦耐劳的人选进村两委班子。村里有了这样的带头人,容易形成致富的凝聚力,也有了号召力。在改变农村自然环境和农民生活环境方面,统一村民思想,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近期和中长期目标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农民增收打下坚实的基础。

推荐访问:联户 旅游局 富民 为民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