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试论从临床实践来认识中药性能

试论从临床实践来认识中药性能

时间:2022-05-11 16:07:01 浏览次数: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钟情于用中医中药进行防病治病和自我保健,中医中药的应用也日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许多年以来,从事中医中药事业的工作者,对药性的认识往往只停留在对古代医药经典、古籍或医药文献等书本上记载的或者现代科学研究的成果上,而忽略了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研究、探索。因此,笔者想借此文与广大医药同仁共同探讨,并望能唤起广大医药工作者从重视临床实践出发来认识和验证中药性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中药药性的认识来自临床实践

所谓“中药药性”即指中医认为与疗效有关的药物的性质和作用,最根本的是药物的治疗作用,没有治疗作用,一切都是空谈。而中药药性的认识绝非首先来自古圣先贤的超人智慧,正如徐灵胎所说:“虽圣人亦必试验而后知之”只能来自临床实践;同现代医药科学体系不同的是,中药先有临床实践,先有疗效,然后才有理论,在临床实践之前,没有经过诸如化学分析、动物实验之类的临床前研究,除实践外,没有任何其他指导原则、指导理论。无论“医巫同源”、“医食同源”都是站不住脚的。

现代科学的辉煌成就不容怀疑,但是也应该承认,中医药的许多实践经验还未能从现有的科学知识阐明机制,现代科学对于中医药学的探索日益深入,现有的认识不是止境。反过来讲,任何古圣先贤的药性认识也不是顶峰,只有不断积累的临床经验,药性认识总归会不断发展,总是后来居上。

前人师古,从尊重临床经验的角度来看,原也无可厚非,但机械地划定“古”的范围则未必合适,无论以汉、晋以前为古,以唐、宋以前为古,都必然要摒弃七、八个乃至十几个世纪临床经验的积累和药性认识的发展。其实,历代临床经验的积累最终体现在迄今为止的中医临床实践上,也体现在迄今为止的医药文献上,而不是限于某一特定时代以前。

有了历代临床经验的积累,才有中药疗效的认识的基础,才有今天中药概念的形成。因此中医临床实践是判断中药疗效的唯一依据。

二、现代科学有助于对药性的认识,但不能代替临床实践

现代科学知识对于深入继承发扬祖国医药学遗产是完全必要的,但有必要明确主、本末关系。我们期望籍助于现代科学知识探索、认识祖国医药经验,希望借助于现代科学手段使祖国医药学发扬光大,而不是摒弃历代临床经验的积累。因此,祖国医药学是核心、是根本。之所以这样提法,是基于这样一个根本认识,在长达几千年的大量临床积累中,蕴藏着科学的真理。

在思想方法上,除非经过慎密研究的特例,似乎不存在“只此一家,别无分号”的排他原则。以茵陈利胆作用而论,不能因为花期茵陈中6,7-二甲基香豆素有利胆作用,而认为只有花期茵陈才有其药性,未经深入研究工作,焉知沿用近千年的茵陈幼苗没有利胆作用?焉知不含6,7-二甲基香豆素不含其他利胆成份?事实证明,花期茵陈可利胆,幼苗茵陈同样可利胆,也确实含有其他利胆成份。

同样,不能因为生麦芽中含有β-淀粉酶,便认定这是麦芽的有效成份,进而断言炒、焦麦芽没有此药效或者它们都不能消食。不容怀疑,实践已经证明,炒、焦麦芽以及其煎液中β-淀粉酶大部份灭活;但是,中医主要用炒、焦麦芽消食这个历史事实也不容否认,如果从《肘后方》麦藻熬令黄香、《千金方》“凡用麦芽、曲末……皆微炒”算起已经用了十几个世纪,显然以B-淀粉酶为主要物质基础。倘若炒、焦麦芽不能消食,则生麦芽消食又有何经验依据?中医消食不用生麦芽,而且认为生麦芽泥滞,“全在多炒,使其性枯尔!不然,是积食也,怎复能消耶?”在生地与熟地、生附子与制附子等许多药物也存在类似问题。

现代科学成果不容否定,但不能断言不会再有更新的成果补充,并列或取代,并具排他性,特别是对于已经实践证明有效的中药,不能因为暂时尚未阐明其治疗机制而断言其根本无效,现有的科学知识不能取代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

三、考证是必要的,但不能割断历史的发展

在学术上,古代著名的学者、经典著作具有一定权威必性,但毕竟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从来没有绝对权威。长期大量的临床经验积累有可能对前代权威学者或著作的见解补充、修正或推翻,关键是实践、是疗效。

以梨为例,《名医别录》称其“多食令人寒中,金疮,乳妇尤不可食”;陶弘景称:“不入药用,食之多损人也”。到唐代已知“主热嗽、止渴”;经过一千年实践后,清代人则认为“凡胸中热结、热嗽、痰咳、便秘、狂烦、咽干、喉痛、中风、因热反胃不食、并汤火疮、痈疽、目障、凡石热功当量气;一切属于热成者,惟食梨数枚即有转重为轻,消弭于无事”,当然不能因为不是出自古圣先贤、经典著作而予以否定。因此,典籍考证还须注意其后临床所用或已经长期实践证明并不具有本草中疗效,即使有药性,又有何现实意义?关键乃是临床疗效,应承认药性认识在不断发展,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应该尊重和得到肯定。

四、结语

一切中药特色都产生于中医临床应用,其根本立足点是临床疗效。人们可以举出若干个理由来证明现代临床观察的科学性、精密度,也应该欢迎通过系统的临床研究对中药疗效重新评价,但由于至今在中医药学与现代医药学之间还有许多方面缺乏共同语言。通过现代临床观察验证,认识中药药性、疗效还存在着相当多的困难,更何况通过临床复方,研究单味药还缺乏成熟经验;几千种药也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逐个验证,让人怀疑是否可以少量的现代临床完全取代几千年来的经验积累?回答当然是否定的。从主流而论,某些中药之所以几千年来几百年沿用至今,就因为具有疗效,药物终究是用来治疗的,如果无效,就不可能在亿万人间沿用不辍。因此,认识中药的性能只能来自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1、徐灵胎.神农本草百种录.菟丝子

2、李中梓.雷公炮制药性能   卷一   麦芽

3、葛洪原著.肘后备急方  卷四  治脾胃薄弱不能食方

4、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卷一  序例  合和第七

5、自重修改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  卷33  梨专用

6、黄官绣.本草求真  卷四  梨

 

 

 

 

 

推荐访问:试论 临床 中药 实践 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