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作文大全 > 搞好农村统计基础工作之我见

搞好农村统计基础工作之我见

时间:2022-05-16 17:49:01 浏览次数:

    农村统计工作,是全县统计工作的重要支撑。农村统计工作的好坏关键在于农村统计基础建设工作。但是由于统计管理体制不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相对薄弱,县、乡(镇)两级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障,个别地方随意上报数字等等,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农村统计数字的准确性和各级领导对农村经济情况的准确了解。笔者认为,搞好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应从以下八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健全农村统计网络。当前,农村统计繁重的工作任务与统计力量配备严重失衡。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型普查和常规统计任务都集中在乡镇统计人员一人身上,而大多数乡镇统计人员名专实不专,有的身兼数职,日常事务繁杂,很少有时间从事统计工作,根本没有精力从事统计调查工作,更不用说如何去保证统计数据质量。村组统计工作无固定人员具体负责,数据质量堪忧。虽然政府相关文件已明确村级统计工作由村会计、小组长负责,但是真正从思想上、工作组织上讲,统计工作并未被纳入基层组织的议事日程而认真部署、调查。同时,近年来的大量劳务输出,文化人、青壮年、男劳力大多长期外出从业或在本县及周边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基层组织人员一方面素质差,另一方面在家时间少,统计报表主动性差,质量差。为此,建立健全农村统计网络已成当务之急。笔者认为,当前尽快落实乡镇统计员专职化,同时,进一步明确村一级统计工作的具体负责人。

    二、保持统计队伍的相对稳定。当前,农村统计队伍突出表现在变动频繁,个别乡镇甚至一年几换,新接手的人员业务不熟,造成统计工作阶段性断档,数据质量明显下降,不报、迟报、错报、漏报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时效性。 在乡镇往往因人员变动而经常出现不能及时补岗,统计资料、统计工作断档现象严重。笔者认为,必须建立健全稳定乡镇统计队伍管理的长效机制。县级统计部门对乡镇统计人员实行收编垂直管理是有效解决乡镇统计工作的可取途径。各乡镇建立名符其实的独立的乡镇统计站,根据工作任务大小,配1至2人的专职统计人员,专门从事统计工作,由县政府下文明确,确定解决办法,乡镇统计人员的人事调配、工作考核权和经费安排权由县统计局统一掌握。
   
    三、改革统计调查方法,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调查方法体系。当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渐凸现出统计制度不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特别是在农村中尤为突出。在我国,统计人员数量、经费、文化等均呈倒宝塔式框架,农村统计方法虽然进行了一些改革,但与农村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的改革步伐相比,相对滞后,必须继续深化。国家统计局很早就制定了建立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辅之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的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改革方略,但因诸多方面原因,在现行统计制度中,全面统计仍然占有很大“比重”。农村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坚决摒弃先立后破甚至是立而不破的保守做法,取消全面统计报表制度,除普查外,在统计报表制度中尽可能不用或少用全面统计方法,为适应政府层层管理经济,满足政府分层决策对统计信息的需要,应消除过多的无用指标,充实反映市场经济运行指标,建立能及时准确反映宏观经济调控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指标体系,以适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信息需求。当前,建立健全科学、实用的调查方法体系,从而减轻基层统计工作负担。 
     
    四、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效率。目前,乡镇统计工作硬件配备相对滞后,各种报表仍处在手工作业阶段,上报报表、数据查询仍靠电话、送达等落后方式,工作效率低,及时性、准确性难以保证。因此,省、市、县级统计部门应加快基层统计信息化建设,尽早做到乡镇统计数据微机处理,网络报送,资源共享,以适应统计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从而全面提高统计工作效率。

    五、加强对农村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目前,全面统计最突出问题是缺乏可靠的数据源头,因而对统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但由于种种原因,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低的问题令人担忧,为了规范基层基础工作,提高统计数据可靠性,提高数据质量把握程度,市、县统计局出台了相关文件,要求加强农村统计工作,但从实际情况看,大多村级无小组报送资料或到组原始台帐,用村会计原话说,村组干部都是本村人,对各家各户情况都比较了解,村上的报表通过小组长座谈会或是村干部座谈会都能报个八、九不离十。因此,可以认为:村组报表数据是情况在干部心中、数字在干部心中,统计指标数据上报随意性大。因此,对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培训在统计基础建设中至关重要。省、市、县统计部门要不定期地举办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统计人员培训,要注重更新统计人员的知识,改善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中要注重基层统计工作的实际,不要搞花架子,要注重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讲求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这样才能收到好的培训效果,才能充分发挥统计培训在统计基层基础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六、对村级统计人员应给予适当工资补贴。村级统计任务十分繁重,而统计工作经费难以落实,尤其是遇到大型普查、调查任务,村组统计人员完成了统计任务往往数年不落实调查经费。基于此,建议中央、省、市、县四级财政应统筹解决乡镇统计站和村级统计人员的经费补助事宜,每年由各级财政根据乡镇业务量的大小拨付统计事业经费3-5万元。然后,各乡镇根据乡镇的情况,将事业经费分解到村一级,这样就从体制上、从根本上解决乡镇统计站的人、财、物的问题,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提高。

    七、农村统计工作经费应由国家、省、市、县四级分担。

    统计由于自身的工作性质决定了统计工作主要是为政府、为公众社会提供服务,其产生的经济效益是长远的,是隐性的,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可谓是“吹糠见不了米”。所以在少数领导的心目中,统计部门的作用是有限的。再加之乡镇财政状况普遍不好,县级统计部门也只能解决有限的工作经费,乡镇统计机构的工作经费根本无法考虑,更不可能进入乡镇财政预算,有的偏远乡统计人员报送一次报表,可能要花掉自己一天的工资,差旅费和必要的电话费更是无法保证,大部分乡镇统计人员不能及时报销开展统计工作所需的费用,一年下来常常人人手中都有一大把发票无从落实,只能自己掏钱垫付开支,且有几年都难能兑现的情况。上述情况的存在,势必影响基层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随着国家和地方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乡镇村级统计工作任务呈不断增加,而乡镇财政财力和村级集体经济在不断衰退,乡镇村级统计日常工作经费筹措渠道越来越窄。统计工作会议、调查和办公经费日益拮据,迫切需要各级财政的大力扶持。因此,建立健全确保乡镇统计工作经费的分担机制。国家、省、市、县四级按各级布置给乡镇村级统计任务的大小、各级享用统计调查成果程度,分别给予乡镇村级统计工作经费。就大型普查调查而言,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按一定比例共同承担乡镇村级普查调查人员的工作经费和补助经费。

    八、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作为基层统计机构应该加强自身建设,从思想上、业务上,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把基层统计工作的重点从为上级统计部门服务逐步转向为当地政府的领导决策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努力提高统计服务水平,用自身的业绩和作用来提升统计在领导心目中的地位,提升统计在社会公众中的地位,树立政府统计的良好形象。

 

推荐访问:我见 搞好 农村 统计 基础